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9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700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735篇
地球物理   629篇
地质学   1004篇
海洋学   284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南亚高压与偏北风急流出口区的暴雨生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M4中尺度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08:00~22日08:00(北京时),一次西北风急流的暴雨过程。分析发现,西北风高空急流与南亚高压环流形成的辐散辐合场导致一对中尺度正反环流的生成,使暴雨得以维持与加强。在暴雨区北部,中高层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可使下沉运动加速,对北支环流的维持起关键作用;雨区南部,南支环流圈的维持与高层北风中心的加强有关。北支环流圈的加强以及动量下传使暴雨区北部低层的北风分量维持。该北风分量与雨区南部环流的南风分量形成低层辐合。  相似文献   
992.
在国家科技部大力支持、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下,项目首席徐祥德与项目总顾问周秀骥及项目专家组共同部署了BECAPEX(北京环境大气监测)2002年现场科学试验计划,并提出科学数据分析研究重点与卫星、遥感信息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本项目在2002年现场观测资料分析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93.
维向切变流中的非线性对称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维向切变流中的非线性对称不稳定问题。中采用绝热无粘的非线性对称扰动方程组,利用多尺度摄动方法分析其不稳定波动的有限振幅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稳定波的有限振幅在强度上呈现出振荡趋势。无论是超临界切变情况,还是次临界切变情况,对称扰动振幅都随时间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振荡周期的大小不仅与基本场稳定度参数及波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初始扰动的振幅及其增长率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强震时-空综合概率增益模型与中长期预测方法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青  吕金霞  丁香 《中国地震》2002,18(4):346-355
本文在介绍强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与单项地震预测方法效能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中长期预测方法的概率增益统计值和预测效能R值。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11个台站和周边地区的11个IRIS数字化地震台站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用多重滤波方法测定了在647条不同路径上周期从10~92s的基阶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采用Dimtar Yanovskaya方法,反演得到北纬18~54、东经70~140范围内,25个中心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象.结果表明:在10~15.9s周期范围内,群速度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分区分块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两个明显的低速区域分别位于塔里木盆地和东海及北部邻域;从21~33s逐渐显示出深部构造块体的格局;在36.6~40s周期附近的群速度分布图象中,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分区特征,南北地震带、青藏高原、华北、华南块体及东北地块的边界非常明显.本文给出了沿30N、38N 纬线和沿90E、120E 经线剖面的群速度随周期分布图象.在这些剖面上,较明显地展示出中国大陆及其邻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基本特征.各构造块体的深部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地壳中部存在局部低速区域;塔里木盆地、扬子地台的上地幔速度较高,显示出稳定地台特征;华北平原上地幔低速层的埋深浅、厚度大;东海及日本海的上地幔速度较低,这可能与菲律宾板块下插产生的摩擦热与喜山期以来受强烈拉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詹云军  李定平 《云南地质》2002,21(4):437-443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湖南省常德-吉首高速公路初勘研究中,以正射航空相片,Landsat-TM数字图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和地学遥感判释,并综合分析其它资料,对常吉公路沿线地区进行了地质构造。地层,地貌。地表水,第四系等遥感专题调查。探讨分析了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设计线路之优缺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线路方案。方法对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的西部公路建设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丁建军  金宁波  王璋  刘超 《地理科学》2021,41(3):522-533
从地市空间尺度出发,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2006、2011和2016年湘渝川滇黔桂111个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 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总体逐步增强,且影响系数最高值区域总体稳定在湖南境内的中东部地市;② 产业城镇化总体具有益贫性,但在部分地区表现为抑制农民增收,其总体正向影响变大的同时差异性也随之扩大。在空间上,产业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最低值区域从湖南、广西境内集中分布及其它省域分散分布向湖南东南部和广西东北部收缩,人口城镇化减贫效应低值区域和产业城镇化的高值区域基本重合;③ 土地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有正有负,但回归系数的均值一直为负,总体上抑制农民增收,其减贫效应空间上呈现差异扩大趋势,其最高值由四川北部及东北部、重庆东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区逐步向广西境内集中,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分布格局;④ 城镇化质量对农民收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总体减贫效应逐步提升,但这一效应呈现出倒“U”型特征。在空间上,湖南地市城镇化质量减贫效应强于其他省份地市。据此,提出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合理优化二三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征地补偿制度和因地制宜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在自主学习理念下,基于学情和学科特点设计预习的内容并进行类型的划分。针对预习效果,实现课堂教学对接,促进教学向生成性、实践性、研究性转化。本文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探讨预习内容的设计与课堂对接,并对“地理1”模块的实践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999.
丁黎凤 《地理教学》2021,(7):27-28,4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课为例,深入挖掘教材中具有育人价值的显性及隐性内容,运用不同形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视频、图片、图表等素材的解读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初步培养学生人地和谐的理念,给学生持久有效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Global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become indisputable scientific facts yet are unresolved issues, and are a common concern for mank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topics is unclear and it is not known how to deal appropriately at the scientific level with climate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are needed to achieve global and regional sustaina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 considers the basic facts concerning mass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nd summarizes the interaction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Urbanization leads to the heat island effect, a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extreme weather, together with a local-regional-global multi-scale superposition effect, which aggravates the consequenc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urbaniza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aspects such as changes of energy consumption, mortality, and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ea level rise, extreme weather damage to infrastructure, and water shortages. This paper also briefly reviews releva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s and action coalitions and puts forward an analysis framework multi-dimensional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which can adapt to and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ur key dimensions—population, land use, economy, and society.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strengthen the interdisciplinary activities involving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take urbanization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land-atmosphere system, and explore the human-land-atmosphere coupling process. Th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activities, as represented by urbanization, might be the most critical and realistic way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